1. <strike id="1giw4"><video id="1giw4"></video></strike>

            <big id="1giw4"></big>
          1. 朝邑,這個你不得不去的地方

            2018-10-12 14:19:15     分享到:     投稿郵箱:  632713169@qq.com

                在陜西,曾有一個古老的地方,過去叫朝板,意思是說在黃河西邊最早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陜西省大荔縣朝邑古鎮。

                朝邑古鎮位于大荔縣城東部14.8公里處,原為朝邑縣城舊址所在地,曾經作為獨立縣級建制存在了1600余年之久。它東臨黃河灘,西接大荔縣城,南跨洛河與韋林鎮相接,北與安仁鎮相連,地處黃河、洛河、渭河三角地帶。

                鎮內景觀資源豐富,建筑獨特,保存完整,目前已列入保護范圍內的歷史文物古跡多達7處,其中的“唐塔、宋祠、清倉”最為著名。 古鎮最引人關注的是著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圖義倉”,因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而馳名。

                豐圖義倉是我國目前所僅有的清代大型糧倉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倉廒至今唯一還在使用的糧倉。它是仿照蘇州的豐備義倉修建。該倉地勢高兀,規模宏偉,結構嚴謹,建造精巧,城中有城,固若金湯。

            朝邑,這個你不得不去的地方

                城樓上的燈火伴隨著歷史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義倉占地約二十多畝,東西長130余米,南北寬80余米,高約8米,成長方形。用大磚環砌周垣,垣內周列倉廒五十八洞。洞房空間寬大高深,地面以厚重的木板鋪地,做成一個防潮層,避免了糧食與地面直接接觸,即衛生又防潮。整個義倉如儲滿糧食,可容30000多石。中間為天井,空間開闊,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現為水泥地面,可涼曬糧食。

                倉庫南側開東西兩門,中部照壁上鑲著“豐圖義倉”四個石刻大字,周邊是精巧的磚塊雕。倉西南角有樓梯通倉頂。

                閻敬銘是清末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陜西朝邑縣(現大荔縣)趙渡鎮人,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后遷居山西永濟。閻敬銘因善理財政,富有遠慮,深得慈禧賞識。不但統管戶部,還任軍權大臣,賜黃馬褂,堪稱當朝紅人。

            朝邑,這個你不得不去的地方

                清光緒三年(1887年),關中大旱。朝邑人戶部尚書閻敬銘為造福鄉梓,倡議家鄉修建義倉,既可在豐產之年積余入倉,囤積糧食,又可在荒年賑災濟民,福澤鄉梓。

                糧倉的修筑實際上是半“官”半“義”。倉院內的兩塊記事碑文記載了當年興倉時的捐資情況,并有“動之官差3萬銀兩”的文字。3萬銀兩,無論如何不能算個小數目了。在今天看來,就是一項很大的民生工程。

            延伸閱讀:

            縣創建辦對朝邑鎮美麗機關進行授牌

            朝邑鎮就業培訓班圓滿落幕

            鄠邑區這倆地方復綠后將媲美秦嶺風景!

            周至縣國家稅務局_周至縣地方稅務局關于入駐周至縣政務服務中心的公告

            省市衛計委督導檢查鄠邑區地方病和麻風病防治現狀摸底調查工作

            【朱鹮國際論壇】以朱鹮為媒 洋縣與日韓朱鹮擁有地地方政府厚植友誼 (/12)

            大荔:全省首個地方編委批復的試驗站掛牌成立

            吉子現:學習《梁家河》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

            府谷縣開展《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主題宣講活動

            宣傳方志文化 助推鳳翔發展——鳳翔縣檔案局開展“地方志宣傳活動

            • 戶網手機版

              戶網手機版,體驗更多精彩

            • 戶網微信

              關注戶網微信

            社會熱點
            更多
            閱讀上一篇

            阿姑泉牡丹苑一日旅游線路推薦

            99热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6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