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的最西邊有條白馬河,白馬河位于鄠邑區蔣村鎮槐道村(又名三槐)的村子西頭南北流向,白馬河是周至和戶縣(今鄠邑區)的交界,白馬河西邊是周至東邊就是鄠邑區,小時候白馬河是兒時玩伴們的樂土。
高科集團捐贈白馬河慈善便民橋
白馬河
春天和村里的小朋友帶上自制的風箏去白馬河兩邊的田野上風跑放風箏,夏天我們拿上蛇皮袋子或者涼席去白馬河的河岸上夏涼,雖然河岸草叢中可能有蛇但那時可能還不知道害怕,秋天豐收的季節我們陪大人幫忙打麥子也是很快樂的,記得當時我們村里的"場"(就是把一塊地墩實墩平用來打麥和曬麥子)各家各戶為了趕上好日頭通宵排隊預約用打麥機打麥,我當時半夜家里沒人玩累了就在場自己睡著了。
這就是場里打麥的情景
到了冬天下雪天我會帶上自己家養的狗陪自己一起去雪地里亂跑一番,沿著白馬河的河岸散步走走也很幸福,家里養的大狗很聽話跟著我跑前跑后,是自己兒時很要好的伙伴。還有自己家里的胖貓也是餓了就來找我玩,我把從白馬河捉來的蝴蝶帶回家完時貓可好奇了,總是簇過來看我在干什么。
自己家當時養的貓咪
隨著我和伙伴們慢慢長大,從三槐小學到蔣村中學,再到上高中和考大學畢業,這十幾年的時間社會發展太快了,我們這個小村莊沒有外來經濟來源,不如別的臨街鄉鎮村子收入好,慢慢的被評定為重點扶貧對象了,當年自己讀書的小學在經過鄉村校舍合并后也被迫關門了,如今賣給了外來人做生意,里邊一片狼藉,想想自己小時候上學時的優美環境再看看現在真是讓人傷感煽情。
白馬河枯了
現在的白馬河已經沒有水很多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污染導致惡性循環,曾經的小溪流中魚蝦游來游去,小時候和伙伴們拿上網子去白馬河總能撈上來小魚小蝦,記得有澆地的時候用桶提水竟然打上來一個螃蟹,可見小時候白馬河的生態有多好了。
延伸閱讀: